我还会回去,在春天来了的时候丨H300陈强老师的支教日记

添加团队:支教组 添加时间: 2016-10-27

     清晨,薄雾笼罩着山间的小村庄,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,学校若隐若现。丝丝凉意顺着脖子灌进体内,让人忍不住打个哆嗦。这气氛仿佛为离别量身打造。

梅木塘的这个冬天和往日有点不同,前段时间上课时,天气常常晴朗,太阳好像舍不得离开。每天午饭后报条长板凳,偎依着墙根懒洋洋的晒会太阳真是莫大的享受。

回想第一次到梅木塘来是初夏时节,五月份的一个周末,走访至吕家,见到了第一任塘主-李小树同志(一位坚强不屈的女汉子,哈哈)

“听说梅木塘风景不错啊,看到小志拍了不少照片。”“嗯,还不错,就是要爬山上去。”“今天下午到你们那去啊?”“好啊。”

从吕家出来,搭个顺路面包再转班车,晃悠了三十多分钟,来到了栢万城,梅木塘山下的一个乡,日后这里就成了我们买菜买水的赶集主阵地了。小憩片刻,另两位老师也从白兔来和我们汇合了。来自广州的朱老师(一位很照顾我们的大姐)和来自上海的沈家张老师(一个热心肠的二货~)我们三人清点东西,把较重的行李,让张老师骑电驴走大路送上去。轻装间从开始了上山路。

望着面前蜿蜒的小路慢慢向前延伸,一直到那陡峭的山坡上,盘绕在山中那白茫茫的野草上好似婆婆的发带。

一行三人踩着青石板,慢慢走着。偶遇一位羊倌,带着三条土狗,在山坡上看着羊儿吃草。见到我们笑了下,听说我们是去梅木塘的支教老师,又大声喊着路不好走,让我们小心点。

翻过那片草原似的山岗,路过一条针线般的小溪,零零星星几间老屋点缀在郁郁葱葱的山林里。行进一段时间走上了水泥路,忽然看见远处一片房屋,我以为到了,可是又不像,感觉少点什么。一问,这个村庄叫阳合凼。村子里房子不少,可是听不见什么声音,原来是少了人。百十户人家只有几位老人在,后来饭后来散步,只有几户冒着炊烟。

两个半小时后,我们到了。远远的望去,第一感觉是,房子挺密集,人应该不少吧。顺着直通学校的水泥路,走到一栋外表有点老旧的二层小楼下。这,就是梅木塘小学了。

冒着小雨,冲到厨房里,想整理下厨房的东西,看看有哪些要送到李老师家(本地老教师)。最后一周办公室来慰问,带了不少鱼肉。我们自己赶集买的菜还有不少,鸡蛋,蔬菜还有差不多一斤肉。

▲手工课上,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

说到赶集,回想种种情况,都是眼泪。遥想六月份第二次走访至梅木塘,想坐赶集车下山。(山上除了走路只有每两天一次的赶集车下山)在李老师帮忙下,拿到赶集车师傅的电话。预约好第二天早上,六点钟的车。睡前定好凌晨五点半闹钟,准时爬起来,踏着晨露,踩着牛粑粑赶到了村口。一看表五点四十二,还不错,于是蹲在大石板上望着远方。

一等,不来,二等,不来。三等,天亮了。感觉不对,忽的看到地上的车辙印。跑到旁边那家奶奶家一问。“那车早就走了,都有半个小时了!”……

时间飞逝,开学后,和小伙伴们准备赶集,想带着两小伙伴,徐老师(梅木塘一花)文老师(梅木塘另一霸)见见大场面。于是预约了赶集车,千叮万嘱明早七点。跟徐老师一说,还是有点不放心。于是决定提前一个小时起床,提前半小时到。

跺跺脚上的泥巴,吹吹衣服上露珠,三个朦胧的身影在村口徘徊。六点半的梅木塘还是挺美的。

于是我们就一直欣赏到七点二十。

“不是说好七点钟,师傅?”

“我六点二十到那,人不少,一下就装满了,我喊了两声,你们没出现我就走了。要不等下我再上来一趟,送他们回来再接”

“大概几点钟上来?”

“八点钟,快点七点四十。”

“我们八点十分上课,打算七点四十坐你车回来。……算了,我们包车下去了。”

于是花了五十大洋,包了辆车,下山买菜。

收拾好了蔬果猪肉,用菜盆装起来,放到桌子上,等着李老师一会来取走。看到桌子边摆放着期末的试卷,是昨天中心校送上来的。

每到期中、期末,中心校的行政组,都会带着试卷到山上来考试,今年是两个年级分开考试,一年级和三年级。

梅木塘小学有两个年级,一年级和三年级,没有二年级,一年级9人,三年级9人。还有一个幼儿班7人。全校25人。

可能有人觉得这个人数很少,但是这个学期学生人数增长了将近100%,对比上个学期,一年级9人,二年级4人。如果按类GDP算法,下学期应该保持70%增长,达到42人。

然而在现在看来生源稀少的梅木塘,却有一段辉煌的历史,远朔至清朝,这里是一所私塾,启蒙方圆几里学童,建国后成立为公立小学。及至上世纪80年代,慢慢发展一所集小学初中一体的长青中学。顶峰时师生人数达500多人,是整个栢万城乡首倔一指的中学。

几十年如白驹过隙,经历了打工浪潮,村民外迁,教育局撤点并校,长青中学终究没能长青。师生外流,校舍破旧,在新世纪后反而成为一所凋零的村小。

▲陈强老师在山上

如今这是一家新兴的村小,2014年春,好友营支教在栢万城中心校的联络支持下正式建立支教点。除了梅木塘本村的儿童,还有周围几个村庄,东瓜窝,老鸭坊,香炉畴,石山下的孩子们都可以就近读书,而不用小小年纪就下山到中心校,一周才能回家一次。

九月份来的时候,经历一个暑假的学校长满了野草,向学校周围的婆婆借了一把镰刀,趁着每天放学后的时间把它清理了。村里的李老师还借来了喷草剂,来了一回斩草除根。

十一的时候,趁着我们放假回家,村里的书记和李老师自己动手,挑沙子,和水泥把通往老师宿舍的小路修好了,再也不会出现雨天一脚水,一脚泥的囧况了。

十一后,从好友营支教援助过来一副移动篮球架,文老师和我点着夜灯组装起来,第二天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。

十一月,伍哥赞助的油漆到了,希望把学校的里里外外刷新一遍,于是发动孩子们自己动手,美化自己的校园,放学甚至周末都快学校用砂纸打磨墙壁。之后又趁着赶集从栢万城拖了几包腻子粉,借了村民的搅拌机,动手粉刷了墙壁。校园环境焕然一新。

十二月份,中心校又投入六千多元,请了工匠把学校的楼梯重新装修,按上了瓷砖。老师们的宿舍和厨房也换了新铝合金门。

梅木塘越来越好,在新学期宁远县教育局还会建立一栋新的教学楼,篮球场。孩子们会坐入崭新明亮的教室学习。好友营也会联合企业赞助,整修学校的操场和围墙。让孩子们在宽敞漂亮的操场上尽情玩耍。这个历史悠久的村小,会在众人的关心,支持下重新焕发新的光彩!

收拾整理完毕,关好门窗,外面已经有两个村民在等我们了,今天我们要去县里坐车,离学校半个小时路程的一个路口(和上山路反方向),每天早7:30有车到新田县去,下午3:30再回来,有时我们周末也回去新田打打牙祭。今天因为时间紧,所以找了两位村民帮我们送到路口。

摩托车从学校出发,沿着水泥路下来,经过村子,耳边风呼啸,恍惚听到学生的声音,仔细一看,在村口聚着一群孩子,当摩托靠近时,我听到孩子们一声“陈老师”。

“陈老师”

“怎么啦?”

“你下个学期还来不?”

“你想不想我来啊”

“我…不知道”

“他会来的”一个女声响起。

“你怎么知道呢?”

“上次听你和李老师说的”

“哈哈,你还挺聪明”

每天第二节课一下课,二楼和一楼就会同时响起一阵骚动,然后慢慢骚动声聚集到一楼办公室门前。

“排队。”徐老师的声音响起来。

“老师,我先排的,我要玩五子棋。”

“老师,我也要玩”

“那你们两个一起去吧。”

“徐老师,我要借羽毛球。”

“嗯,排队,自己拿吧。”

两分钟后,五子棋,象棋,跳棋,积木,骨牌,各路棋手齐聚一堂。

“文老师陪我玩羽毛球!”

“陈老师陪我踢毽子!”

“徐老师,咱们玩老鹰捉小鸡吧”

“活动课才玩老鹰捉小鸡啊~”(徐)

二十分钟很短暂,但每天的这二十分钟,我和他们一样都在快乐中度过。

▲▼梅木塘村小

一番奔波,到了家。好好休整两天,吃饱喝足后拿出了孩儿们的试卷。随后一个钟头,悲喜交加。不过还是笑到了最后。八人应考,六人及格,四个优秀。平均分71.8分。达到历史最高水平。看来我也能和他们一样过个好年。

录入成绩时,我看到了他们这一学期的变化。第一单元大半学生徘徊在及格线附近,基础差是普遍的特点,有三名同学对数学百以内的加减法还不能顺利算出来,甚至三年级还要扳手指计算。

有一个孩子,每天上课我让他做题,他就会一脸愁容,嚷嚷着不会,不想做。某天课上我就和他说:“这些题,就像是一只只怪兽,如果你一见它面就跑,你能打败他么?”

于是每天的课堂多了一个环节,先练习十分钟的计算,从最基础的个位加减开始,每个同学在本上练习,然后到黑板上板书出来,其他同学帮助改错,然后十位,百位,慢慢延伸至乘除。连续的锻炼了一个多月。

试卷上第一面的基础计算,绝大部分可以完成,正确率都达到了90%,我发现试卷发下去,孩子脸上的绽放着笑容。这时我会问他们,你们怕不怕这些题了?他们大笑着喊着不怕。我感觉那自信的笑容才真的像花一样。

不过现在多了一“毛病”,时不时做题就有人喊着“打倒怪兽”。

取得了好成绩,应该给予奖励,于是考试后我就会按照成绩排名进行表彰和奖励,可是发现发来发去总是那几个孩子,尤其是班上人少,总是那几个孩子得奖,其他孩子没有感到激励,反而出现了气馁的状况。

再怎么努力,基础太差,怎么也拿不到前几名,而得不到奖励,课上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。于是出现课上不集中,本来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变本加厉。交头接耳,作业不完成,课下也事端频发,骂人打架,一股阴郁的氛围笼罩在班上。

周一的晨会上,老师们宣布了一项新的制度,文明之星。

每个孩子都能在早晚向老师问好。

早上第一遍铃声响起时主动去完成自己负责的卫生区。

作业比昨天进步了。

每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,礼仪,卫生,学习,纪律,进步,助人。六位文明之星不再是他们触碰不到的荣誉,不再是他们努力也做不好的事情。

也许他们还会做错事,也许他们永远不会完美,但我高兴他们学会每天问好,高兴他们能够有意识保持班级卫生和个人卫生。高兴他们能够为一道题作对的进步而高兴。

就像那个小女孩说的,我还会回去,在春天来了的时候。带着喜悦和希望,继续陪他们,走过一段高兴的日子。


好友营支教:怀大爱心,做小事情

我要捐款
快速入口
支教报名
资助学生
成为职业公益人
助学专员招聘
关于我们
机构介绍
成长历程
运作框架
媒体报道
友情链接
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
腾讯公益

关注微信


办公电话(工作时间:08:30-17:15)

0757-86201996

报名QQ:1379974032

联系邮箱:hyy9999@yeah.net

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桂东路17号邮政局大楼13楼

©C opyright 2010 hyy1996.com.All Rights Reserved

好友营支教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13547号-1